Search


【山神的恩典,總是賜給不放棄的人】⛰️#2

頂著清晨的驕陽,從風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山神的恩典,總是賜給不放棄的人】⛰️#2

頂著清晨的驕陽,從風櫃嘴踏上頂山石梯嶺步道沒幾步,我不禁想起週六早晨我最喜歡的活動:睡到自然醒。也是因緣際會,我加入了朋友的大縱走團,堅定地接下山神發給我的邀請函。今日雖天氣晴朗,但望向遠方的視線總受灰濛濛一層霾所礙,著實令我納悶不已。

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步道規劃完善,沒有迷路之虞,且風櫃嘴至冷水坑這一段起伏緩和、林相討喜,即使日頭炎炎也尚能應付。然而七星山步道則是不同光景,一連串無遮蔽的陡上伴隨著高溫炎熱開始折磨我們的身心,好不容易挨到了小油坑,大部分隊員卻選擇了撤退,只留下少許人完成剩下的行程。

天氣逐漸從晴朗轉為陰天。雙腳踩過百拉卡公路(原人車分道步道已封閉)後,迎面而來的是陡上大屯主峰及其後的群峰步道。此時天空響起陣陣雷聲,沿途不絕於耳,似乎有越加接近之勢。正常山友通常會選擇撤退,但我們這撮人偏生硬頸向前,為的就是實現初衷的決心。

即使雲霧繚繞讓氣溫降低不少,大屯南峰和西峰的直上直下仍是頗為勞累。西峰完攀後,我們赫然發現已集滿「陽明山東西大縱走」這8字,但觀看朋友的手冊,尚有「活動」兩字分布在向天山和面天山。若仔細端詳地圖,此路線甚不合理──從面天坪至清天宮距離頗近,但為了這兩字卻要兜一大圈再接回原路,對於疲倦的登山客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。

為了完成挑戰,我們咬牙燃燒剩餘的體力,終於集滿了「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」共10座山:頂山、石梯嶺、竹篙山、七星山東峰、七星山主峰、大屯主峰、大屯南峰、大屯西峰、面天山、向天山,總程約23.8公里,共耗時11小時左右完成,算是十分標準的時間。假如休息時間能控制得更理想,或許不無可能於10小時內完成。

回清天宮的緩坡上,我邊走邊思量著這一趟的收穫。雖然飽受無風炎日的蹂躪,又經雷鳴重重的威脅,這雨,始終沒有落下來。更為幸甚,我第一次見著了向天池的神祕本尊。據立於池畔的解說牌云,向天池一年四季常為乾涸狀態,唯連日豪雨後方會現身,且池水很快就會排盡。憶起虛驚一場的雷聲和靈秀無比的向天池,未嘗不是山神獎賞我們堅持不懈的恩惠,正所謂天道酬勤!

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下撤的點多,販賣部共有兩處(冷水坑和小油坑),步道系統規劃良好,是人人都能一親芳澤的友善路線。建議對體力未有足夠把握的山友分段完成,毋須免強自己。至於美麗神秘的向天池,這陣子若是不再去,就難保證一定能看到了。大家各自把握機會吧!💁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進入社會數年之後,受「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」影響,我以菜鳥之姿跟團登上玉山主峰。那是個天空異常清朗的一月天,日出雲海的美景深深地撼動了心靈,也讓我萌生完登百岳的念頭。 奈何工作忙碌,難得空閒,我逐將這份熱愛轉向了山域歷史、人文與政策,但不久後就發覺臺灣人其實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資訊。於是呢,我創立了以「城市山人」為名的個人媒體,盼望自己能為心愛的山林略效棉薄之力。 我只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山友和都會白領,但我相信透過不懈的努力,一定能讓環境變得更好。
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,也愛寫山,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,而是山與人的關係。
View all posts